韻字:  或選擇韻部:
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(試行稿)

韻字 五絶 417七絶 3412五律 497七律 561五排 4七排 1 595四言 177六言 194古體 15180樂府 159 3 229 94辭賦 8 33其他 320聯(lián) 305
十五雍
陰平  [供給] [愚貌] 罿 [縷也,緵罟也] [同叿,言語(yǔ)嘈雜] [釜屬] [惺愡] [水名] [更多…]

陽(yáng)平  [重復(fù)] [服從] 農(nóng) [崆峒] 窿 [噞喁] [通作蛩] [雨瀧瀧] [水聲] [熱貌] [肥貌] [更多…]
組詞:詞首詞末
用韻:句末
對(duì)仗:對(duì)語(yǔ)
漢語(yǔ)字典繁體或異體字:
拼音:yōng  韻部:

〈名〉
    (形聲。從疒(chuáng),雍聲。本義:中醫(yī)指惡性膿瘡)
  • 同本義
    • 佗以為腸癰?!逗鬂h書·華佗傳》
  • 又如:癰腫(癰疽);癰瘡(很大的毒瘡);癰囊(癰腫)
  • 鼻疾,不知香臭
    • 鼻不知香臭曰癰。——·王充《論衡·別通》
  • 喻禍患 。如:癰疽(比喻禍患;毛病)
康熙字典

  • 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《正韻》??於容切,音邕。 (冬韻)
  • 說(shuō)文》腫也?!?a target='_blank'>廣韻》癰癤?!?a target='_blank'>釋名》癰,壅也。氣壅否結(jié),裹而潰也?!?a target='_blank'>正字通》惡瘡也。有疵癰,赤施,兔齧,走緩四淫。厲癰,脫癰諸名。皆氣血稽留,榮衞不通之所致也?!?a target='_blank'>後漢·律曆志》驚蟄晷長(zhǎng)八尺二寸,未當(dāng)至而至,多病癰疽脛腫。
  • 又地名。與雍州之雍通?!?a target='_blank'>後漢·獻(xiàn)帝紀(jì)》分涼州河西四郡爲(wèi)癰州?!对]》謂金城,酒泉,墩煌,張掖。
  • 又邕上聲。
  • 戰(zhàn)國(guó)策》夫癘雖癰腫胞疾。《釋文》癰,委勇反。
  • 集韻》亦作臃。又書作???!?a target='_blank'>韻會(huì)》或作??。
説文解字  

清代 段玉裁《說(shuō)文解字注》

腫也。肉部曰。腫、癰也。按腫之本義謂癰。引伸之爲(wèi)凡墳起之名。如上文癅、腫也。痤、小腫也。則非謂癰也。釋名曰。癰、壅也。氣壅否結(jié)裏而潰也。從??。雝聲。於容切。九部。